close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tatic.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images/news-14598766837225.jpg)
報告是這麼寫的:「應取消國共論壇『大拜拜』機制,改以具體協商兩岸議題的交流溝通為主。」這究竟是指要取消整個國共論壇的機制呢?還是建議把論壇的大規模型式作改變呢?媒體都在標題中直指是「取消國共論壇」,但未見李四川或國民黨有關方面進一步說明。
國共論壇是個俗稱,全名為「兩岸經貿文化論壇」,因由國共兩黨的智庫共同舉辦,被稱為國共論壇。這只是國共兩黨溝通平台的機制之一,國共平台的機制包括:年度性的黨魁會談、國共論壇、地方黨際交流、台商權益保障四個方面。如果國民黨取消國共論壇,等於片面毀棄國共平台的機制之一,這應該是相當嚴重的事。
如何評價國共論壇,必須從它的續效來看。辦了十年的此一論壇,總共達成一百數十項共同結論,分別以黨的身份向雙方政府提出建議。幾乎近年兩岸經貿互利的所有措施,全都在論壇討論過並取得一致意見。這不是以黨領政的形式,而是政黨本來就應該先為民眾發聲,才能夠爭取民眾認同政黨。
因此,前三屆國共論壇的結論,大者如兩岸直航、陸客來台觀光等等,均遭執政的民進黨抵制,民進黨也就不得人心。又論壇促使大陸不斷擴大台灣農產品免稅的項目,是民進黨政府限制不了的,台灣農民也必然肯定論壇的功用。至2008年國民黨上台後,民眾關心的兩岸經貿議題更多地先在論壇呈現,此係政黨的責任,誰曰不宜?
主流民意絕不可能把國民黨這次敗選,歸咎於國共論壇,否則等於否定了馬政府互利的兩岸經貿政策。至於民進黨對馬與國民黨的抹紅,在於馬政府、國民黨反擊不力,未來民進黨上台後,很可能造成台灣獲自大陸的經貿利益受損,國民黨豈能取消國共論壇而自廢武功呢?
若是要調整國共論壇的規模和方式,自屬合理,本來就是應與時俱進。但前引黨務報告到底是指取消整個論壇的機制?還是指改變論壇的規模和方式?卻陷於模糊。相信有識者應該會認同洪秀柱說的:國共平台、國共論壇都有必要。
【中央網路報】
全站熱搜